RHEL常用 Linux命令操作
RHEL常用 Linux命令操作
实验操作过程:
项目一:
(1)启动计算机,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,进入字符提示界面。
(2)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。
1 | #pwd |
(3)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。
1 | #ls |
(4)用-a选项列出此目录下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。
1 | #ls -a |
(5)用man命令查看ls命令的使用手册。
1 | #man ls |
注意:按q返回
(6)在当前目录下,创建测试目录test。
1 | #mkdir test |
(7)利用ls命令列出文件和目录,确认test目录创建成功。
1 | #ls |
(8)进入test目录,利用pwd查看当前工作目录。
1 | #cd test |
1 | #pwd |
(9)利用touch 命令,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newfile。
1 | #touch newfile |
注:不写目标文件默认在当前目录中创建。
(10)利用cp命令复制系统文件/etc/profile到当前目录下。
1 | #cp /etc/profile . |
注:cp不写目标文件会提示缺少目标文件,所以不能省略。
. 代表当前目录
(11)复制文件profile到一个新文件profile.bak,作为备份。
1 | #cp profile profile.bak |
(12)用ls -l命令以长格形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注意比较每个文件的长度和创建时间的不同。
1 | #ls -l |
(13)用 less 命令分屏查看文件 profile 的内容,注意练习 less 命令的各个子命令,如 b、p、q 等,并对then关键字查找。
1 | #less profile |
子选项-p 对关键字then查找
1 | #less -p then profile |
(14)用grep命令在profile文件中对关键字then进行查询,并与上面的结果比较。
1 | #grep then profile |
和上面的less查询,不同点是:grep不分屏,并且只打印出then所在行。
(15)给文件profile创建一个软链接lnsprofile和一个硬链接lnhprofile。
1 | #ln -s profile lnsprofile |
1 | #ln profile lnhprofile |
(16)长格形式显示文件profile、lnsprofile和lnhprofile的详细信息。注意比较3个文件链接数的不同。
1 | #ls -l profile insprofile lnhprofile |
硬链接链接数:2
软链接链接数:1
原文件链接数:2
(17)删除文件 profile,用长格形式显示文件 lnsprofile 和 lnhprofile 的详细信息,比较文件 lnhprofile 的链接数的变化。
1 | #rm profile |
rm:是否删除普通文件“profile”?
1 | y |
lnhprofile的链接数减少1
(18)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lnsprofile的内容,看看有什么结果。
1 | #less lnsprofile |
(19)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lnhprofile的内容,看看有什么结果。
1 | #less lnhprofile |
(20)删除文件lnsprofile,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列表,回到上层目录。
1 | #rm lnsprofile |
1 | y |
1 | #ls |
1 | #cd .. |
注:.. 代表上一级目录
(21)用tar命令把目录test打包。
1 | #tar -cvf test.tar test |
1 | #ls |
(22)用gzip命令把打好的包进行压缩。
1 | #gzip test.tar |
1 | #ls |
(23)把文件test.tar.gz改名为backup.tar.gz。
1 | #mv test.tar.gz backup.tar.gz |
(24)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,确认重命名成功。
1 | #ls |
(25)把文件backup.tar.gz移动到test目录下。
1 | #mv backup.tar.gz test |
(26)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,确认移动成功。
1 | #ls |
(27)进入test目录,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列表.
1 | #cd test |
1 | #ls |
(28) 把文件backup.tar.gz解包。
1 | #gzip -d backup.tar.gz |
(29)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,复制test目录为testbak目录作为备份。
1 | #ls |
1 | #cp -rp test testbak |
(30)查找root用户自己主目录下的所有名为newfile的文件。
1 | #find -name newfile |
(31)删除test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。
1 | #rm -r test |
除了最后一个都是
1 | y |
最后是
1 | n |
(32)利用rmdir 命令删除空子目录test。 回到上层目录,利用rm命令删除目录test和其下所有文件。
1 | #rmdir test |
1 | #ls |
1 | #cd .. |
1 | #rm -r test |
后面一列都是
1 | y |
(33)find命令的使用。
① 在/var/lib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games用户的文件。
1 | #cd /var/lib |
1 | #find -user games |
② 在/var 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root用户的文件。
1 | #cd .. |
1 | #find -user root |
(34)grep命令的使用。
① 显示/etc/passwd文件中包含test用户信息,将结果保存到/tmp/test.info文件中。
1 | #cat /etc/passwd|grep test > /tmp/test.info |
② 查找/etc目录下以http开头的文件,保存结果到/tmp/fhttp.file;
1 | #ls /etc|grep"http*">/tmp/fhttp.file |
项目二:
1、打开Vi编辑器。
2、练习Vi编辑器的使用输入如下程序,并保存为test.c。
1 | #vi test.c |

1 | #gcc -g test.c -o test |
4、运行应用程序,界面如下所示。
1 | #ls |
1 | #./test |
运行程序时前加./
